2014年2月20日 星期四

紀生澤敦煌壁畫展2014

開幕典禮:2/22(六)下午二點
展期:2014/2/21~3/30日
展覽地點: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
地址:台南市永華路二段161號5樓
開放時間:上午10:00~晚上8:00
免費參觀.週一休館

2013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讓圖書封面設計精彩的20種理論

圖書封面設計是一項非常有學問的工作,希望下面提供的20種封面設計理論能為封面設計者帶來一些新的視角。

1.面部理論

研究顯示,人們在一生中會花費48.6%的時間在對面部表情進行解碼上。因此,對於圖書潛在消費者來說,最具有吸引力的地方就是熟悉的面孔。尼克‧宏比的Otherwise Pandemonium一書封面就利用磁帶描繪了一個面部形象。

2.聯繫理論

類會對激發他們反應的特定刺激形成聯繫,盧卡‧圖靈(Luca Turin)的《香水的祕密》(The Secret of Scent)利用人們熟悉的香奈兒5號香水的圖像,使讀者產生聯想。

3.禪宗理論

這個理論對人類靈魂提出了挑戰,有人認同,有人反對。採用禪宗理論的封面一般以文字為主,只有少量圖片,其中有關圖書本身的資訊非常有限。這一理論普遍使用在知名作家的書上,比如菲力浦‧普爾曼(Philip Pullman)的《好人耶穌與惡魔基督》(The Good Man Jesus and The Scoundrel Christ),許多讀者就是被書名所吸引的。

4.字體即圖像理論

該理論主要指的是利用原創或定製字體來創建圖像,字體變成了圖像,就像史蒂夫‧利維(Steven Levy)的《完美之物》(the perfect thing)。

5.文本塑像理論

人們是按照單詞而不是單個字母來閱讀的,即便丟掉一個字母,人腦也能大致猜出單詞的意思。詹姆斯‧格雷克(Jms Glck)的《更快》(Faster: the acceleration of just about everything)就是利用這一特點,將作者名字和書名的部分單詞取掉,但保證可讀。

6.多元決定理論

多元決定理論利用多元決定理論的封面圖像一般暗示的是故事的開頭,而不是最終結局。《曲終人散》(then we came to the end)約書亞‧費理斯(Joshua Ferris)

7.圍欄理論

從不同角度看東西決定了讀者看到的是什麼。魯賓的花瓶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有的人看到的是兩張臉,而有的看到的僅僅是一個花瓶。在這張封面上,iPod耳機塑造了兩個戀人的面孔。《赤裸的茱麗葉》(juliet, naked)尼克‧宏比(Nick Hornby)

8.變焦理論

放大可以更好地欣賞故事,而縮小則提供一個更完整的圖景,這完全取決於需要。米格爾‧西喬科(Miguel Syjuco)的《顯赫者》(Ilustrado)封面上的鋼筆尖就是典型的變焦。

9.封裝理論字體與圖像結合為讀者創建了一個統一的形象。統一對人們來說更具有吸引力,而將事物連接起來並不需要花費太多努力。《烏克蘭拖拉機簡史》(a short wistory of tractors in ukrainian)的封面就是一幅拖拉機圖片和「拖拉機」(Tractor)的單詞。

10.分子理論

符號的層次構成了一個整體,可理解主題定義了分子理論。卡倫‧梅特蘭(Karen Maitland)的《騙子公司》(company of Liars)封面就在一個小狗的剪影中採用腦殼符號,表示這是一部關於災禍的小說。

11.神祕理論

該理論利用一種熟悉的圖像或符號,讓其變得奇怪或心神不寧。《洛麗塔》(lo. lee. ta.)的封面用一個女孩臥室的牆代表女孩的內衣。

12.留白理論

封面上留下的空白、一段空缺的圖像或文字可以表示某些東西。透過刻意的留白,讀者能夠發揮想像以理解其中的含義。《願我們被遺忘》(May we be Forgiven) A.M.荷姆絲(A.M. Homes)

13.柔術理論

封面強化了一種防禦者的姿態,比如安東尼‧麥高恩(Anthony McGowan)的愛情故事《獵鹿博弈》(Stag Hunt)上血腥的封面。

14.玩具理論

如果一幅固定的圖像會讓讀者感到枯燥,並與封面有距離感。而一幅流動的圖像則讓讀者很有興趣探尋封面背後的故事,威廉‧博伊德(William Boyd)的《魔力》(Fascination)就是典型的代表。

15.模糊理論

如果某些東西被隱藏著,那它一定會激起人們好奇的天性。石黑一雄(Kazuo Ishiguro)的《告別有情天》(The Remains of the Day)利用白色的線條和文字使封面顯得模糊。

16.組合理論

因為圖書是靜止的,兩種觀點可以同時呈現以創造出一種雙重效果,並向讀者傳遞圖像的意義。摩西‧伊斯加瓦(Mosces Isegawa)的小說《阿西巴尼亞歷史》(Abyssinian Chronicles)講述的是現代非洲,該書的封面利用舊書來組成非洲大陸的形狀。

17.導航理論

眼睛是透過一種可理解模式引導的,從左到右,從底部到頂部,創建一種容易識別的整體形象。漢娜‧霍姆斯(Hannoh Holmes)的《藉口》(Quirk)展現了一幅思維導圖。

18.醜陋理論

一個難看的物體總會讓人排斥。對圖像進行放大,採用明亮的顏色,可以讓它變得吸引人,一般使用在系列圖書設計中。這一效果可以從喬治‧西默農(Georges Simenon)系列叢書的封面看出。

19.最大化理論

所有東西都是龐大的,大的圖片和文字能夠吸引讀者的眼球。扎迪‧史密斯(Zadie Smith)的新書《NW》(NW)就是最大化的典型。

20.可愛小貓理論

沒有哪幅圖片能像可愛小貓的那樣吸引讀者注意。
文章出處:扎誌

2013年11月11日 星期一

2013漢梵書畫的對話.釋吉祥 王寶星雙個展

2013漢梵書畫的對話.釋吉祥 王寶星雙個展
開幕座談會:11月30日(週六)下午2時
講座主題:漢字書法與梵文寫經的對話
主 講 人:王寶星VS釋吉祥

專題講座:12月8日(日)下午2時
講座主題:中國佛教的書法修行 
主 講 人:王寶星老師

現場揮毫:12月8日(日)下午講座後3時30分
----------------------------------------------------------------
展覽地點:台南市永華路二段161號5樓
主辦單位:佛光山南台別院.佛光緣美術館總部
承辦單位:佛光緣美術館台南館
電話:(06)293-2777#1664 傳真:(06)293-4509
開放時間:上午10:00 晚上8:00 
展覽相關訊息:www.fgs.org.tw/fgsart
(免費參觀.週一休館)
(免費參觀.週一休館)

2013年10月19日 星期六

關於平面設計

平面設計 Graphic Design

實現訊息傳達、溝通、說服、教育、指示等目的之設計活動。

由美國書籍與字體設計師威廉‧艾迪生‧德威金斯(William Addison Dwiggins,1880-1956)於1922年所創造提出的新詞:「平面設計師」(Graphic Designer)而來,特指綜合運用插圖、攝影、字體編排與印刷排版等方式,用以達成資訊解說功能的專業者。就當時的傳播工具與社會環境而言,主要是指針對平面印刷媒體的視覺設計表現,但當時這個名詞在設計界並未被推展開來,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才得到廣泛使用,而在此期間也湧現許多國際性專業雜誌,如瑞士的《平面設計》(Graphis, 1944~)、美國的《印刷》(Print, 1940~)、英國的《版式設計》(Typographica, 1958~1965),使平面設計演進成為一門專業的技藝與設計領域。

 
英文的graphic係源自於拉丁文graphicus與希臘文graphickos,原意為藉由繪、寫、刻、印等方式產生具說明性的圖形符號,故graphic一詞是也被用來指稱版畫和印刷術;並延伸解釋為透過各種方式進行大量複製而傳播訊息的視覺形式。由於平面設計主要是處理透過印刷技術來量產複製的視覺宣傳媒體,所以也常被譯為「印刷設計」。 此外,與平面設計類似的名詞,尚有美術設計商業設計或視覺設計等不同稱謂,而其內容範圍則包括廣告、包裝、海報、字體、標誌、封面、編輯、插畫、月曆、圖表、傳單、型錄、說明書、環境標識等設計應用。 雖然平面設計通常是將多元化的文字與視覺元素,以符合傳達功能的方式組合起來,不過由於設計概念已廣泛應用至所有的傳播媒體上,尤其數位技術普及後出現電腦繪圖(Computer Graphics)的類型,可以運用電腦來顯示、建構、儲存、處理特定圖形;並且隨著網際網路、電腦遊戲、電影特效、電腦動畫、虛擬實境、多媒體設計等技術的開發整合,更使平面設計的意義已被拓展至一切文字、影像、甚至是聲音的綜合應用,賦予平面設計產生嶄新的內涵及範疇。